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1/3页)
意出高价的女游客可以被允许穿戴上它们,体验女重囚(因为戴这些镣铐的女囚暂时还没被判死刑,还不能算作女死囚)的心境。如果日后又有与杨惠娟“级别”相类似的女重囚入狱,则这些“宝物”还将被“请”回来,锁在她的身上。等她“用”完后再刻上她的名字,重新送回博物馆。总之,经过这样反复打造,这套镣铐将成为警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等我就义,脖铐、腰铐、手枷、脚枷和手指镣不戴了,是不是也如此办理啊?”杨惠娟听后迅速愤怒地质问道。女看守见势不妙赶紧闭口,但答案却不言而喻。 过了一夜,杨惠娟的想法变了,她开始对这套镣铐充满了恋恋不舍的感情。因为她在想:厚颜无耻的敌人自以为得计,殊不知正好为革命留下珍贵的文物。等革命胜利后,党会从警察博物馆把这些镣铐取出,重新陈列到革命博物馆。并告诉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杨惠娟烈士是如何戴着这套镣铐,在法庭上大义凛然地怒斥敌人、宣传革命真理;在监狱刑讯室里经受住了敌人电刑、辣椒水的严刑拷问;在监狱的优待室里回绝敌人居心叵测的劝降。为了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最好再按原件复制一套这样的镣铐,让一个身材体形和自己差不多的女解说员戴着解说…… 当然,以上只是杨惠娟“烈士”光辉灿烂的一面。革命胜利若干年后,还会有历史学家从浩瀚史海中考证出女英雄富有人性的另一面。他们会说,女英雄在狱中曾戴着这套镣铐打过乒乓球和羽毛球,还和一个叫李梦瑶的小姑娘做过游戏。 想到这里,李哲原的形象又浮上心头。这个让杨惠娟无法横眉冷对的“敌人”,在两个月前劝降失败后便神秘消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