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女奇志(全)_分卷阅读11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 (第2/3页)

去世时还不能透露真实身份。黎天才甚至在革命胜利后还被判了无期徒刑,最后病死于狱中),但依然无怨无悔地为革命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激动人心的革命潮流,看来眼下并没有出现。

    以后的很多天里,杨惠娟一直苦苦琢磨这个问题。暴力革命是社会变革的最高形式,但对社会破坏程度也极其强烈,时机不到或者说若非万不得已,不可轻易使用。起事之前,他们看到的都是对发动暴力革命有利一面:腐败的猖獗、官员的颟顸、人民的愤怒,以为只要振臂一呼就能应者云集。但一旦走上这条路,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样简单。人民虽然痛恨腐败,但衣食无忧,社会安定是他们首选。官员也并不全是贪鄙无能,她看到的至少有李哲原夫妇这样的例子。难怪黄振邦要将矛头转向唐汉独立党里那些理想主义者,其用意不就在人为“催熟”暴力革命条件,但他这样做是正确的吗?

    重新开庭后,官方选调了一批专业理论研究人员做公诉人,每到“十美”宣传“革命理论”时,便出来辩论。辩论的焦点恰好是暴力革命的正负面作用和适用场合,这就攻中了本就存疑的杨惠娟的要害,由此在辩论中难免渐落下风。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瑾、叶琼璋、夏晓倩、陈韶湘、石敏、张丽颖六人,理论水平和演讲能力虽也很强,但面对如此难题,同样一筹莫展。

    病榻上的李哲原密切地注意着事态的进展,这一个月他手里掌握了大量群众来信。这些群众虽然不认同杨惠娟她们用暴力手段追求正义的做法,却十分欣赏她们追求正义的执着和勇气,并不愿意看到她们被处死。信中措词不尽相同,但表达的意愿只有一个,希望她们能改变政治立场,争取政府特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