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运筹帷幄 (第10/16页)
一直到了庚子赔款时,清朝实在无钱可用,才正式废除了漕运。 现在的淮安城内,因漕运利益带来的一等畸形繁荣。 这是在沿河州县身上敲骨吸髓而带来的。路上漕员官轿往来,仪仗几乎如钦差大吏,饭肆酒楼里正通宵达旦摆着酒宴,穿戴绸衫的商人们通过掮客结交办漕官员,也有一掷千金的贵公子搂着衣着绮丽的女子饮酒联诗。 一场酒宴过去,下一桌随即摆上,至于吃不完的饭菜随手倒去,引得一堆乞丐争抢。 酒香食香揉合成一等糜烂之臭,飘散在淮安城内。 当顾宪成抵至淮安时,所见所闻的就是这样一幕。 他坐着一辆驴车抵至淮安漕运总督衙门时,已是傍晚。 他投文给门吏称要见漕运总督,门吏看他一介布衣,仍口气甚大的样子有些不屑,但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试着禀告了。 没料到不一会儿,一位漕督的师爷亲自出门迎接。 顾宪成被迎至总督府内,李三才亲自作陪开席。 顾宪成一坐下,但见席面上不过三四道菜肴,而且尽是素菜,不由微微一笑。 众所周知这漕河总督乃天下第一富得流油的差事,李三才此举是故意在自己面前装清廉。 但顾宪成不以为意,坐下后与李三才高谈阔论。 顾宪成道:“前一阵吾路过苏州,认识一个叫陆二的商贾,他在苏州一带往来贩运灯草过活。” “这陆二的灯草不过八两银子,一路经过地方好几处抽他的税,抽走的银子已用去了四两。这船走到青山,索税的又至,陆二囊中已空,计无所出,最后取灯草上岸,一把火烧之。” “这矿监税使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