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176节 (第3/6页)
西北微高,东南略低,水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泾阳、三原、美原、临晋等县,最后注入北洛河。” “不仅是泾水,水渠沿途拦腰截断沿山的河流,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河流也将注入渠中,加大水量。” “如此一来,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三条大河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水道,使得关中平原得到更加充分的灌溉。” “此乃百年之计,请主公评估利弊,现在就开始着手修筑水渠。将来主公统一关中,水渠应该能准时竣工。” 元朝科学家、文臣郭守敬,向张华兜售宏大的水利工程计划。 郭守敬在关中的地形图上做好了详细的规划,张华大概知道这是一条横跨关中平原北部的水渠,与渭水平行,充分灌溉关中平原北部的平地,增加关中北部的农田数量。 张华吞并刘渊、安禄山的势力,正好占领了关中北部,因此郭守敬才会在这个时候向张华兜售自己的蓝图。 在张华攻略关中时,郭守敬已经开始规划关中的水利灌溉工程。 作为一个苦逼的土木人,张华打到哪里,郭守敬的水利灌溉工程就建到哪里。 郭守敬对喜欢种田的张华来说,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实干大臣,对张华的帮助,不亚于范仲淹、韩非等人。 文臣不一定看其政治值,还要看其擅长的领域。 郭守敬这次提出的工程,如果可以让农田增加几百万亩,那么可以多养活百万人口啊。 百万人口,又多出十万精兵。 也正是因为如此,郭守敬才极力推崇这项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似乎有点眼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