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笨办法 (第5/6页)
就不可能给职工们创造岗位培训的条件,我只能用这种笨办法了。” “你这办法可不笨,不仅很实用,而且省钱,只是颠覆了一般程序,一开始让我有点看不懂。”说完,老韩哈哈地笑了。 方翰民抱歉地说:“这件事怪我,其实,我们以前在二车间就是这么做的,没有提前跟你交流,是我办事不周到。” “可别这么说,只要让新工艺顺利实现投产,先知道后知道都无所谓,反正现在我知道你这办法不错。” 因为跟车间主任老苏有点隔阂,方翰民认为老韩跟苏文权是一路人,所以,跟他也基本没有什么交流,方翰民没想到,老韩这个人很务实,对人和事的评价,不像老苏那样感情用事。 其他生产单元的班组长观摩了一整天,他们告诉方翰民,已经掌握了一号岗位的cao作要领,方翰民决定另外五个生产单元的一号岗位,第二天同时投料试车。 按照统一部署,第二天上午八点,从第二到第六生产单元的一号岗位,同时开始运转,方翰民跟两位助手分成三组,轮流指导各岗位的cao作。 每个生产单元由八个岗位构成,按照同样的模式,方翰民从一到八号岗位,不仅亲自动手示范,还手把手率先教会了各班组负责人,再让这些班组长回到各自岗位,在他们的带领下,顺利实现各班组的连续化生产。 一车间毕竟有六大生产单元和四十八个主要生产岗位,从第一生产单元的一号生产岗位,到第六生产单元的最后一个岗位,完成全部试车过程,用了二十来天时间,加上全流程的连续化生产考察,整个一车间的新工艺试车投产过程,持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