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_【大明天下】(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53) (第20/22页)

治五年就已中了举人,此后屡试不第,文征明则更惨

    ,中了秀才后连乡试这一关都未曾过去,所以适才老家人可以称呼祝枝山举人

    老爷,而他只能是「秀才相公」。

    王素兰在一旁规劝道:「二位兄长就不要推辞了,今日乃是家宴,只论年

    齿,不谈功名,快请上座吧。」这二人都是王府熟识,是以王素兰等女眷也未

    曾规避。

    徐缙又开口相劝,直到王鏊发话,祝、文二人才依次落座。

    王鏊语重心长对祝枝山道:「方志展现一地风貌,不可轻忽,虽《姑苏志

    》初稿已成,还要细心校对才是。」

    祝枝山收起笑脸,恭敬道:「弟子省得,老师放心。」

    文征明在一旁接口道:「昌国兄来信说大理寺公务繁忙,不能擅离,请老

    师恕罪,他在京师扫榻以待,恭迎老师大驾。」

    文征明所说的是同为吴中才子的徐祯卿,与王廷相等人并称

    ×寻ㄨ回╮网∶址△百╖喥§弟╛—╛板★ù╘综╝合3社×区╖

    「七子」,他

    也在弘治十八年高中进士,可惜因貌丑,未能进入翰林院,而是到大理寺任职

    ,算是断了今后为相的道路。

    王鏊点头叹息道:「昌国诗调高雅,虽崇文复古,却又不失吴中风流,仕

    途竟遭此波折,可叹!」

    祝枝山强颜道:「幸好有昌国,不然堂堂江南四大才子竟无一人登第,老

    祝岂不羞愧地要一头撞死。」随即又是一叹,「其实我们四人中最早该登科的

    应该是伯虎,可惜啦。」弘治十二年的科考舞弊案牵扯甚多,他也不便多说。

    原本与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