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VIP]第二十章 北方大变(上) (第4/5页)
声势造得非常大。 另外这一糸列的起义反正表面上看来,还是北京爆乱的余波,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北方的汉族人对清廷统制不满的一次集体大爆发。 本来在明朝灭亡之后,由于大顺政权的施政不当,对占领地区的官绅地主实行的追赃助饷政策,黄河流域一带的汉族官绅一度受到大顺政权的沉重打击。因此在清廷入关,击败了大顺军之后,也公开表示,维护当地官绅的既得利益,北方的许多地区的官绅地主,也把清廷看成维护自身利益的新靠山。同时清廷打出的“代明剿贼”,“吊民伐罪”等旗号,也起到了一些收垄人心的效果。 因此在清廷刚建立时,在北方反抗清廷的基本是以农民起义为主,而汉族官绅基本都选择投靠清廷,并且积极帮助清廷攻击大顺军,以及镇压反抗清廷统治的农民起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清廷才能够迅速的平定北方,连续击败大顺军,并逼迫大顺军南下。 如果清廷在这个时候能够抓住这一时机,稳定人心,完全可以使自己在北方的统治稳定下来,就算南征失利,也可以立足北方,形成南北对持的局面,但可惜随着清廷在北方统治稳定之后,错误的推行了一糸列的错误政策,如剃发令,圈地令,逃人法,投充法等,而在政治上又推行民族歧视政策,重满轻汉,而在汉人之中,又重辽人而轻新附汉人。使北方官绅地主的尊严和利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他们在政治态度上随之发生分化。 尽管还是一部分官绅忍气吞声的乞怜于清廷;但有相当一部分官绅在由依附清廷转变为公开、秘密反清活动,或者是反清的想法,包括有许多一开始公开投降清廷的原明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