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教授_海鸥教授 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鸥教授 十一 (第6/8页)

中国慢慢发达了,合资独资企业遍地开花,生产的东西多且便宜,于是回国的人都像大款,挥金如土,从中国往美国带东西,买东西不太考虑价钱。丁一每次回国都要买一双皮鞋,一瓶茅台或泸州老窖。有一次还买了一台CVD卡拉OK录放机回美国,供朋友和同事娱乐。不成想随着生活的慢慢富裕,中国物价步步升高,一直到现在又反过来了,从新回到从国外带东西回中国的时代,却是因为中国的东西太贵,钱太多。这一个循环,也不过只用了短短三十来年的时间。丁一脑子里把时光捋了一遍,不知不觉转到卖皮鞋的地方,小巧的装饰灯将放在货架上的一双双式样新颖的皮鞋照得铮亮,各个厂家的产品争奇斗艳,国内的国外的,花样繁多,一般标价都在千元以上。丁一特地找到自己脚上穿的一双意大利皮鞋,标价四千多元人民币。

    丁一正看得发怔,一个个子纤巧的服务小姐走过来热情推销,花言巧语,肢体语言丰富,百般纠缠。丁一无法脱身,只好指着脚说:“我脚上就是穿的这种鞋,在美国买不过一百美元左右。”小姐于是不再纠缠,怏怏离去。丁一听许多到过中国的朋友说,他们的亲戚告诉他们,如果那些外国货是真的,买了也就算了,图个品位,问题是许多是假货,山寨产品。

    他看看手表,还有点时间,决定不买东西做些无谓的徒劳,还不如到外面去转转。出了商店的门,丁一要了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去黄鹤楼。在武昌桥头下面丁一下了车。抬头看去,满眼都是店铺林立,繁华地带,车水马龙。在美国清净惯了,丁一已经不太习惯这人满为患嘈杂的感觉。路边的桥墩上有一行小字写着。一九五七年为了修建长江大桥,苏联专家建议大桥从黄鹤楼故址通过,因为这里是两岸直线距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