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他掏出了相机 (第2/6页)
海钻空子的机会。 他保持在10米海高的位置,恰好和三条导弹快艇组成了菱形。黎勇不可能不知道己方只有三条导弹快艇参加此次任务,但是,在分辨雷达反射信号的时候,他习惯性的把堆在一起的雷达反射信号全部归类为己方的导弹快艇所发出的了! 李海这个动作无疑是非常冒险的,如果黎勇能够稍稍的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进行搜索,没了先入为主的意识之下,一眼就能发现他。 更危险的是,李海这么做非常容易坠海! 夜间,离海高度10米,半个呼吸之间就会消失在海面之上。同时要把握好和三条导弹快艇之间的距离,以免被发现。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李海是如何控制空速的? 三条导弹快艇系苏制“毒蜘蛛”级导弹快艇,此时已经跑出了36节的极速,换算过来也不过68公里每小时。歼轰-7A的空速如果低于230公里每小时就会有失速的危险。 如此巨大的速度差,李海如何能够保证与导弹快艇编队速度一致? 要一直保持同速显然不可能,李海抓住黎勇的机头方向对向北时,采取襟翼全开同时上下cao杆的方式控制空速,在雷达波束扫过来的短短几秒钟里,进入了导弹快艇编队的后方居中位置,保持了几秒钟的位置相对稳定。 无疑,这样的判断需要很多运气,前后相差个一两秒钟都会失败。 而且,李海需要保持发动机处于大功率运转状态,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空速提升起来,远离失速的危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