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3 (第2/4页)
李斯沉吟,道:“陛下可是在发愁,要如何回绝刘邦立张耳为赵王的请求?” “回绝?”胡亥摇头,道:“朕许他!” “您要答应?立张耳为赵王?” 胡亥踱步,长叹道:“朕何尝不知此举隐患。可是现在项羽势大,若因此与汉军分崩离析,那就得不偿失了。”就算与汉军异日争天下,那也需先活过眼前去。 李斯想了一想,道:“那张耳有个儿子……” 君臣二人都是一眨眼一串计谋的人,不必多说,便都笑起来。 胡亥笑道:“正是,封他做赵王,可是他也得拿出点诚意来。” 虽说儿子与天下比不算什么,可是毕竟并非人人都是刘邦,父子天性,总是有所顾忌的。 所谓的留质子,倒也不是觉得留了对方儿子,人家就乖乖跟你合作了。 而是虎毒不食子,将来若要翻脸,动手之前对方总要想办法先让儿子平安离开。 到时候张敖一动,便如同海啸前海边翻卷的泡沫一样——这便是两军对垒时,宝贵的先兆。 料敌先机,方能制敌。 捷报不止来自韩信一处,紧跟着,夏临渊处也来了好消息。 夏临渊和李甲的奏章一起送到。 胡亥自然是先看李甲的。 李甲的奏章内容简明扼要,讲述了劝反九江王黥布一事。 原来夏临渊与李甲到了黥布的地界,正好遇上项羽的使者。 因为黥布拥兵自重,对项羽的传召屡次敷衍,项羽对他极为不满,派了好几次使者来申饬黥布。 而夏临渊与李甲正好撞上了其中一次。 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