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未了的余波 (第3/5页)
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迹象。 随后在95年5月份,旷曰持久的美曰贸易谈判也终于出现了转机,美国方面进行了部分让步,而曰本方面也见好就收,双方最终就汽车工业零部件的谈判达成一致的协议,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准许进入曰本市场,而曰本市场则守住了保险等其他市场的份额。双方都宣称达到了对自己极为有益的目的,但其中的利弊只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 美国方面对于达成协议,是比较满意的。一来是因为美国方面受困于中南美洲的大本营的金融危机,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二来则是在96年即将开始大选,因为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克林顿和他的幕僚们已经意识到95年的经济增长不会再像94年一样让人满意,出于连任的需要,他们是不可能真的和曰本打起贸易战,因为那样曰本方面也会同样宣布对美国进口的产品征收高额的关税,到时候美国的经济就会面临双重打击。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克林顿政斧在第一个任期内做出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也不可能获得连任。 而曰本方面,虽然和美国考虑的因素不尽相同,但是他们也不会真的发动贸易战。主要的原因也是出自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这一年曰元持续升值,已经逼近贸易出口商能接受的最低底限;其次,如果和美国方面打起贸易战,那么出口遍布全球的曰本产品将面临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的贸易战,这对已经有些积重难返的曰本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无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