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6 打死也不会让他娶自己女儿 (第4/6页)
“当然,放眼全国大小单位,都没有这种模式出现。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咱们木器厂现有的情况决定的。 孙厂长具有承包大件车间快两年了,在实行绩效工资,如何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而你吴厂长呢,从最初的铁木社开始就是管理者,资格老,经验足,在人事管理,团队协调方面无人替代。 你们两人搭班子的好处就是取长补短,遇到问题的时候呢,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可能比一个人拍脑袋决策更有优势。 要是遇到两位厂长意见冲突,无法决定的时候,这不还有小梁嘛,他可以投出决定性的一票。 这不就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人有事好商量嘛!” 不得不说,吴光荣活了五十出头,还真没听说过这种模式。 琢磨琢磨苏副主任的话,好像也有道理。 不过听到最后,他好像又有点明白过来,敢情真要遇到重要事情,俩厂长都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还是得梁进仓说了算啊? 不过他的思路还没理清,也不敢着急发表意见。 只要能确定一点,自己又是厂长了,这已经是天大之喜。 这个大喜比四喜丸子还大,突然一口吞下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 “另外还有一个安排,吴厂长你看看有什么意见?”苏副主任继续说道: “孙厂长作为厂长,同时依然兼任大件车间的生产组长,仍然承包大件车间。 当然,为了防止孙厂长公权私用,把不该有的有利条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