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1_81 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1 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第5/7页)

厂有几个人能做配料工?

    即使让你承包配料,谁能像一个工科学霸那样对木料做出精准计算,然后做到物尽其用?

    二百多块钱的月工资确实人人羡慕,只是,我的气质你模仿不来。

    要是让一般工人去承包配料的话,可能一个月赔进去二百也不止。

    梁进仓对于苏厂长这个树立典型的创意,表示了由衷的叹服。

    然后,又稍微提出一点意见,建议厂长再发散一下思想。

    比方说,细化、具体化奖惩制度。

    每个车间在计件工资的基础上,每个月都要评选出劳动能手,一二三名,分别对应不同的现金奖励。

    还有季度能手,半年奖,年度生产能手。

    定期举行技术大赛。

    不管是技术革新,还是富有成效的开源节流的建议,都根据贡献程度,按照一定比例,重奖。

    遵章守纪奖,敬业楷模,全勤奖……等等等等。

    苏厂长让小梁这些琳琅满目的创意给完全震惊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担心这些奖励真要兑现了,厂子连成本都要变成奖金发下去。

    可是跟郑会计她们仔细计算过后,惊讶地发现,这些奖项看起来会让厂子大量破费,但是由此带来的效益,却会更加惊人。

    一句话,奖给工人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真正拿大头的还是厂子。

    于是大力推行。

    眼看就要过年了嘛,苏厂长还承诺,到年底要评选三名效益明星。

    除了现金奖励,还要奖励自行车,缝纫机等实物,其他各种年货翻倍。

    全厂的工作热情再次被引爆。

    像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