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8章 群舒 (第3/4页)
舒地,是包括舒、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龏、舒鲍、宗、巢九座城邑在内的广袤疆土,方圆大概二百多里的土地,人口不少。 这九座城邑,原本是偃姓诸国,又被称之为“群舒”,都是偃姓皋陶之后! 只不过,正如南方的大多数诸侯国一般,不是被楚国所灭,保留宗庙祭祀,就是主动向楚国俯首称臣,成为楚国的一个附属国家。 舒地列国,便属于楚国的附庸,其国原本的国君,成了楚国的封君,保留着极大的自治权。 除了按时向楚国朝贡以外,群舒与一般的诸侯国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一旦楚国对外作战,对内征召兵员,群舒也必须响应,派遣出一定数量的兵马或粮秣辎重。 所以说,群舒,也相当于楚国的国中之国。 在吴楚两国六十余年的相互征伐中,吴军也曾一度攻入舒地,取得几座城邑,但都每每坚守不久,就被楚人重新夺了回去。 而孙凭、范蠡对付群舒的办法也十分简单,即依靠强大的兵势,震慑住群舒,先礼后兵。 被吓到的群舒自然不敢抗拒吴军,所以吴军兵锋一至,他们都是开城献降,主动拿出酒rou犒赏吴军的。 这样倒是让吴军省事不少。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舒人口服心不服,并不允许吴军驻扎在城内,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吴军多了几分腹背受敌的危险。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楚军反击的时候,群舒究竟会不会对吴军反戈一击。 舒城,吴军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