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第2/3页)
其中的花生更是大头,足足有十斤左右,别说是这个时代和老乡们换的, 这东西各家都稀罕着呢,还真没多少人愿意换出去。 风干鸡就更不用说了。 唯二的干辣椒和干菜,努力攒攒倒是能够解释, 但其他的来源肯定不是明处。 况家人当然无法想到况叶有个随身空间,这些东西大部分都产自他的空间。 唯一能想到的来处, 就是黑市。 况家人自然是知道黑市的存在的,三年困难时期, 谁家不往黑市里去淘换些东西。 但生活平顺之后,对于这个地点基本上是敬而远之。 主要是这一旦被抓到,不脱层皮基本脱不了身,严重点甚至直接送去劳改。 而况叶这些东西显然是从黑市中来的,以况家人对原身的了解,在黑市倒卖赚钱的事,原身肯定是干不出来的。 这些东西应该是用他自己身上的钱卖的。 但况家父母对自己儿子身上有多少钱,心里是有数的,加起来总共也就一百三十块钱。 这个包裹加起来的价值,怕是有十几块钱。 之前他们寄过去的票证,诸如暖水壶、麦乳精、布票这些,想要添置这些自然也是要花钱的。 再加上添置些其他东西,这一百三十块钱,能剩下的肯定没有一百。 况家父母确定这些东西来自黑市,就不愿意自家老二再往这里靠近,毕竟要是出事了,他们鞭长莫及,想帮点忙都不行。 再加上知道况叶手上的钱不算多,这些他平时拿来照顾一下生活倒是将就,如果每次都寄包裹回来,显然是不行的。 因此信件中,况家父母对此事表达了强烈的意见。 让况叶手上的钱留着自己花,包裹什么的就不要再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