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4 (第4/4页)
要入门学习卖盐要嘛就从贩卖私盐积累财富, 要嘛就只能停留在这个暴利行业之外看着眼馋, 所以盐政才会被把持在这些官员与盐商手中。” “但我有一种办法,可以让制取盐的过程变得简单高效, 除了需要大片滩涂地之外, 连人力消耗都比以前少,更不需要大量的木材消耗, 只要滩涂地足够, 产量可以比如今的煎煮法提升百倍。父亲您觉得,这盐的价格, 能降下来吗?” 林如海看着林柳,认真点头:“当然能,而且会大幅度降低下来。” 但是…… “你如何保证,你拿出来的制盐之法, 就一定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林如海叹气,“最关键的是, 你该如何证明你说的制盐之法一定可以降低成本?” 林柳笑了笑:“我曾在前朝学者宋应星撰著的中看到过一句话, ‘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 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 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解盐是山西盐池出产的盐, 是国内质量最好的贡盐。 林如海博览群书,只听林柳开了个头,便在心里默背出了后面的内容。 但他有些不理解,女儿为何会特意将这段话拿出来。 看出林如海眼里的不解, 林柳解释:“因为海丰这地方制盐的办法,叫盐田法。而我要拿出来的,正是改良之后的盐田法。” 林如海来了兴趣:“海丰之盐质量上乘,却因为制法严格保密,且出产不多,所以许多人以为此地出产的盐受地域限制,无法提高产量,朝廷这才没有将这种盐列为贡盐。若是你真的知道此地制盐之密,且保证可以在全国大范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