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1 (第4/4页)
了动静。 小沙弥之所以侧目,是因为那个作为参与者之一的叔叔没有进屋,而是在屋外檐下静静等着。 日头在西下,向境之低头读了半本佛经,终于感到些许疲倦。他摁摁眼睛,扶着手边红柱挺了挺腰,眼睛在迎向阳光前合了一半,那灼烧感落上眼皮,还是有些刺疼。 他合起佛经放在腿面,眯眼看向远处那口堪堪露出一角的铜钟。它似乎在动,和一旁随风舒展肢体的竹叶一样,两者的反应之差就在于前者可闻不可见,后者既可闻又可见,却一样是动。 这让向境之想起了一件二十多年前的往事。 那次山村之行结束后,邢志文磨了三年的剧本总算有了眉目,他蹲在家门前的玉米地里踩虫子玩,村口大娘抱着两封信跑来,指着被汗打湿的信封说:你的,两封都是你的。 很巧,寄这两封信的是同一个人,叫向境之。 两封信寄出时间相隔三个礼拜,却没想到在同一时间抵达邢志文手里,他没有第一时间拆开封口,而是照着记忆把自己寄去的剧本重新理了一遍,到了晚上才有闲心拆信。 第一封,向境之写得很长,足足有四页纸。邢志文见怪不怪,这信的内容就像向境之本人,很有耐心,又多又杂,甚至有些迂腐,他通篇读完,只能总结出一点:回城,立刻,马上。 至于第二封,被截了腿,短得只剩开篇两行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后来两人于城市再会,邢志文喝多了酒,大着舌头胡侃心得。据他所说,人生在世,参与一环轮回,都无一能绕过“受苦”的话题。人体验苦楚,必先寻求寄托,而寄托对象不外乎是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