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家长子_第163章 因为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因为短? (第4/7页)

,季冬乃来归。置酒高堂上,友朋集光辉。念当复离别,涉路险且夷。

    思虑益惆怅,泪下沾裳衣。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

    四支易懈惓,行步益疏迟。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

    苦雨滋玄冬,引日弥且长。丹墀自歼殆,深树尤沾裳。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伤。

    登台望江沔,阳侯沛洋洋。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

    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鸡鸣当何时,朝晨尚未央。

    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

    念完之后闭上眼睛思索一番,方才开口点评道:“元瑜此诗《无题》,开篇便是乱世之景象,情感真实,辞藻华丽。

    最后又点名所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明德,实乃上乘佳作。”

    阮瑀躬身一礼,口中道:“多谢蔡公点评。”

    蔡邕接着道:“可惜未能逃出旁观者的圩垸,不免有些超然。

    但老朽出题乱世,你们以题作诗,自然有雕琢之韵,这个缺点其实也不算缺点。”

    “元瑜记下了!”阮瑀再次躬身一礼,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从容。

    不经意间,他看了袁谭和蔡琰一眼。

    蔡琰正在看着他的诗作,读到绝妙的句子时,忍不住颔首。

    这才是文人看诗的样子,阮瑀见袁谭一副两眼空空的样子,心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