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家长子_第163章 因为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因为短? (第5/7页)

不由得微笑:公子怕是难以理解文中妙处了。

    其实,这也正常,公子的心力,更多的还是争霸和天下吧!

    上次短歌行里可是说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蔡邕第二个看的是蔡琰的诗作,看着上面娟秀的字迹,微微颔首,但随即又不断摇头。

    看完之后脸上已有悲戚之色。

    当他开口朗诵时,声音竟有些哽咽:“小女的诗篇《悲愤诗》: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rou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念完之后,蔡邕已是老泪纵横。

    “阿翁!”

    “老师!”

    “蔡公!”

    面对三人的关心,蔡邕摆了摆手,道:“小女此诗,奈何如此悲苦真切,仿若亲身所临。

    想到小女若遭此苦难,老夫,老夫实在是心绪难平,心绪难平啊......”

    袁谭仔细的品味着蔡琰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