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三章 但去莫复问,纷乱无尽时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但去莫复问,纷乱无尽时下 (第6/10页)



    刘宏与天杀的赵佶本质上相同,都是典型的亡国之君。

    简而言之,桓帝、灵帝是东汉王朝的掘墓人。

    尤其是灵帝,昏庸无道,卖官鬻爵,天下患之。

    中平二年(185)灵帝借着“洛阳宫殿失火”的由头,向民间加派赋税,中饱私囊。

    其实这种敲竹杠的手段,在光和元年(178)便作用到帝国官僚的身上。彼时灵帝明码标价,勒索官员钱财。

    想在中央任职,少不得要交钱。三公售价一千万;九卿售价五百万。地方郡守、刺史若要上任,也须交足两千万钱,才许赴任。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后汉书灵帝纪》m.zwWX.ORg

    灵帝大概很有些经商的头脑,对压榨钱财这方面很是上心。崔烈是地方名士,因此可以享受五折优惠,买三公只花了五百万;为此灵帝还有些懊悔。

    (崔)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司徒)可至千万。”--《后汉书崔骃传》

    曹嵩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因为自己的阉党出身,买三公不仅没有折扣,还多花了十倍的价钱,累计向西园“输货一亿”,震动京师。

    曹嵩时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华峤《后汉书》

    曹嵩没有政务才干,只能通过向皇帝行贿来买官;但是段颎、樊陵、张温等名实兼备的人物,亦不能幸免,想做大官依然要行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