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宫修罗怨,塞北朔气寒5 (第8/9页)
十月二十八(庚午日),献帝第四次下达禅国诏书。 此次诏书内容较前几次为短,语气也更加简洁直白,大抵是“王其速陟帝位,以顺天人之心”。 今遣守尚书令侍中顗喻(魏)王:其速陟帝位,以顺天人之心,副朕之大愿。--《献帝传》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可见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对于无休无止的政治表演,也明显产生了厌倦情绪。 曹丕眼看目的已经达成,为避免弄巧成拙,便“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汉帝印绶。令曰:“可。” 于是尚书令桓阶等奏曰:“……臣辄下太史令择元辰,今月二十九日,可登坛受命,请诏三公群卿,具条礼仪别奏。”(魏王)令曰:“可。”--《献帝传》 翌日,即十月二十九(辛未日),曹丕登坛受禅,正式建立魏朝。 览查事件始末,从十月初四到十月二十九,劝进活动仅持续二十六天即宣告结束。 然而在这短短二十六天之中,各类政治事件的爆发密度可谓空前,几乎所有的汉、魏官僚均有涉及,可知是蓄谋已久。 从后来人的观点看,汉魏禅代的过程,无外乎曹丕集团的自娱自乐; 但仔细梳理劝进事件,便会发现禅让准备充足,过程有条不紊。 天命与符谶等元素全部具备,魏臣与汉廷耆老等人物无一缺席; 甚至在短暂的二十余日中,汉帝下达了四次禅国之诏,曹丕则完成了三次辞让表演(昔日泰伯“三辞三让”,孔子称之为“至德”)。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在礼仪、制度、文化层面,真正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