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反覆名藉藉,一朝天下知终 (第6/11页)
臣僚,除了个人性格使然之外,更多是出于外部的环境约束。 陈寿惯用春秋笔法,他之所以将刘备比作汉高祖,实际是暗藏玄机。 汉高祖厚待功臣不假,但他也习惯于卸磨杀驴。 与刘邦共定天下的异姓诸侯王中,只有长沙王吴芮因实力弱小幸免于难;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其余诸侯或死或囚,无一善终。 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卢绾与两韩信……终于灭亡。张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国。--《汉书卷三十四》赞语 除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佐命元勋死于非命,连刘邦的女婿张敖都险些被杀。 考《史记》、《汉书》,可知上述人物都曾受过刘邦的特别礼遇,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刘邦之女,张敖之妻)故,不宜有此。上(指刘邦)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乃女乎!”--《汉书张耳传-附传》 (英布)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汉书英布传》 由此可见所谓的“高祖之风”,并非简单的“弘毅宽厚,知人待士”,也含有“诛戮功臣”的凛凛杀机。 汉高诛戮功臣,固属残忍。--《廿四史札记》 刘邦如此,刘备亦然。读者往往看到刘备对糜竺的恩遇、对黄权的厚待;却习惯性忽略刘备诛杀张裕、雍茂时的刚愎猜忍,更极少着眼于刘备“礼贤下士”时的历史背景。 需要特别注意,刘备礼贤下士,无一例外都在式微之际。无论是与田豫、赵云诚心相交,还是宽慰糜竺“兄弟罪不相及”,抑或赦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