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反覆名藉藉,一朝天下知终 (第8/11页)
我们先来看看刘备刚愎的一面。 刘备早期以“武勇”著称,也有过“怒鞭督邮”的血性过往,还因为“反复无常”而被吕布集团所讥诮。可知其人性格颇为多面,绝非简单的宽厚长者。 平原刘子平知(刘)备有武勇。--《典略》 诸将谓(吕)布曰:“(刘)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英雄记》 诚如前文所述,刘备的行为逻辑与常人无异,主要受外部环境的约束;因此在得志之时,往往表现出刚愎自用的倾向。 以下谨就张裕与雍茂的案例,论述刘备阴刻猜忍的一面。 张裕是刘璋旧臣,曾于座上讥笑刘备“无须”(即没胡子),因此刘备“尝衔其不逊”,认为张裕对自己缺乏尊重。 先主无须,故(张)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指怀恨)其不逊。--《蜀书周群传-附传》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不过鉴于彼时川蜀初定,刘备也就没有对张裕下手。然而随着刘备攻陷汉中,张裕的生命也便走到尽头。 张裕的具体卒年史书无载,按《周群传》的记载推断,当为建安二十四年(219)。 刘备杀张裕的理由是“谏争汉中不验”。按汉中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为刘备所得,因此张裕的谏阻之言才会显得“不验”,可知张裕之死,当在此年。 (刘备)忿其漏言,乃显(张)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蜀书周群传-附传》 虽然刘备杀张裕的理由是“争汉中不验”,但彼时人尽皆知,张裕之死,实出于他与刘备的口角宿怨。 因为谏阻征汉中者远非张裕一人。周群亦曾谏阻,但不仅没有受罚,反而被刘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