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原牧医[六零] 第196节 (第5/7页)
春夏秋冬的老人们知道,今年草原最大的挑战来了。 … 呼盟草原局办公区,大办公室内外,几台电话铃声不断响起。 办公人员不断奔来走去,接过电话匆忙记录,挂断后立即走向最内侧的小办公室,坐在门外的长椅上,排队等着见盟区局长。 区局长冯英撸了一把才剪了没多久的短发,手臂撑在桌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捏揉一直阵阵疼痛的额角。 坐在她对面的人嘴巴一张一合,不停地汇报着: “初春旱情严重,大量草场返青程度低,呼伦湖附近的牧民都在肩扛扁担、推车运水逐条浇灌草场。可是靠人工浇水想要改善草原的干旱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天气预报观测近段时间都没有雨……” “新巴尔虎右翼旗杭乌拉公社蝗灾……” “克尔伦公社蝗灾……” “蝗虫潮过贝尔湖淹死了一部分……” “左翼旗……” “……出现蝗灾,大片草场被啃食,牲畜被堵在转场的路上……” 一份又一份的干旱和蝗灾报告被呈上桌,冯英只觉焦头烂额。 当下全国人民都习惯了一年旱一年雨,对天气带来的变化的检测和预防等意识不强,也还未能形成全国性质的系统的对于气候和各项灾难的观测。 各农业区、牧区也仍倾向于遇到情况第一时间考虑自己解决,而不是集中定时向上汇报。 公社成立才几年,一些流程和政策都还在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忽遇旱情,各地的汇报检测情况参差不齐、各行其事。 冯英上一周还在带团队分析评定各公社提交上来的去年种植的所有牧草的返青情况,根据报告单上的各项数据做分析,以便尽快制定今年春天的补种计划和观测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