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林道乾的后人 (第9/10页)
陈守序:“广东佛山镇?朝廷难道允许军火出口。” 林同文脸上挂着微笑的表情,“我们当然有自己的办法。除了望加锡有葡萄牙人支持,柔佛有荷兰人支持,他们有一些新炮。其他回回国的炮多是些旧炮,看着威武,其实不顶什么用。我们的炮实战效果好,销路还是很不错的。” 这肯定,那些土耳其大炮是早该淘汰的货色。明朝本土发展起来的炮虽然长径比不合理,打实心弹不强,但胜在轻,打霰弹威力过得去,正适合交通不便的东南亚使用。 林同文继续说道:“多数回回国的武器虽然不错,但他们的兵不行,打仗完全依靠雇佣兵和奴隶。” 陈守序:“林兄觉得本地哪些国家比较强?” 林同文:“回回国中,亚齐人还行。马打蓝人多,万丹有钱。其次是望加锡和柔佛。但我觉得回回打仗还是差,本地实力最强的还是东吁和广南国。他们都有数千上万欧洲人训练的陆军,国内有很好的枪炮厂,军队装备了很精良的火枪。尤其是广南,他们有4000精锐的火枪军,薪俸优厚,纪律严明。广南国还有一只一万人的海军,是南洋最强的本土海军。暹罗虽然能勉强与东吁和广南分庭抗礼,但那是靠着人多,而不是军强。他们也很依赖雇佣兵,以前是日本人,现在是波斯和印度的回回。” 陈守序知道东南亚不好混,他对此有心理准备。陈守序问起了船,“林兄的船是在哪里造的?” 林同文:“就在北大年。马来别的不敢说,上好的木料非常多。我家在北大年有个不小的船厂,国内的很多商人都会来我这订船。” 林同文:“不过我们不会造西洋夹板船,下缅甸地区的勃固人会。他们与英国人的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