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_旧时王谢 第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27节 (第4/9页)

族人里却出了一个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

    王琅对陶渊明的田园诗感触不深,反倒对他笔下几篇非田园类的作品十分喜爱,尤其是那组读《山海经》的五言诗, 读来感觉字里行间既涌动着一股传自上古蛮荒时代的原始气息,又带有一种晋人灵魂中特别熠熠生辉的独立意识。

    此时此刻, 她回想起了自己那日离开司徒府, 在自己的小书房里读《李寄传》时的感受, 并用晋人更能理解的方式传达出来: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炎帝之少女溺于东海, 死后化身为鸟,日日夜夜往返于山海之间,欲以木石填平东海。纵然渺小无力, 但此仇此恨永世不消。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被黄帝斩断首级,仍然挥舞斧盾, 至今时时有雷声回荡山中, 誓与黄帝抗争到底。即使徒劳无功, 但复仇猛志万古如一。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 良辰讵可待。”

    身死物化, 矢志不渝,余心所善, 九死未悔。然而想要报仇雪恨, 却终究没有实现。

    相传这首诗是陶渊明在刘裕篡晋之后所做, 因此既有豪情猛志的慷慨昂扬, 也有无力回天的深沉悲痛, 与他平时写的那些田园隐逸诗很不一样。

    王琅刚打赢艰苦激烈的守城战, 又用汉水一举淹没五万精骑,气势正强盛到极点,忽然遭逢父丧之痛,无论她以后取得多少荣华、多高地位,都不再有父亲和她分享,于是声音神色里也格外有沉郁悲痛之力。

    “我来之前,梦到太尉家中有一少年郎吟诵此诗,让我深有感触。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