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2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4 (第3/4页)

2块。

    陶小霜把工资开得这么高,可是把王师傅6人的干劲给激励起来了,小组长王师傅当场拍板道:“小陶同志,你就看着吧——半个月内这25号准能焕然一新!”

    虽然说好了不包饭食,但毕竟是让6个老同志在大夏天里做体力活,怕他们在屋里太闷热,陶小霜就每天早上去25号做上一大锅的酸梅汤,给王师傅等人备上,又把12号的电风扇搬了一个过去。她这样周到,临时建筑小组自然愿意卖力,有好几次陶小霜都发现他们开工不止8个小时。

    于是,只花了5天时间,25号和26号之间的公共墙壁就砌好了,下一步就是撕掉墙纸,重新刷漆。

    说是撕,其实哪里撕得下来,这墙纸能使上几十年的时间,当初涂刷的粘合剂就是那时最强力的化工胶水,要把它弄下来,靠手撕是不行的,得用铁铲子铲。光是这个活,就花了临时建筑小组半天的时间。

    墙纸撕完了,然后就是个坑坑洼洼的墙面重上腻子,然后在平整好的腻子上才能刷漆。这时,就需要孙齐圣出力了,因为这时的油漆可是稀罕货,一生产出来就会被需要的工厂和单位拉走,所以在市面上很少有流通货,孙齐圣往油漆厂跑了两趟,才弄到了3大桶白漆。

    照王师傅的说法,这漆最好刷3遍,这样以后才经用,所以刷漆又花了5天时间——每一次刷好,得干上一天才能再刷下一层。热天里刷油漆,那味道简直就是生化武器,陶小霜只是每天去查看一次进度,鼻子就被熏得很不舒服,可6个师傅还能闷在那屋里干活,陶小霜简直要竖大拇指了,她和孙齐圣商量后,决定等临时建筑小组解散的那一天给老师傅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