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432节 (第1/5页)
把洗好的鱼翅和刚刚飞好水的鸡块和猪肘一起放回瓦钵里,又把蒸箱里蒸发的干贝连汤一起也倒进瓦钵里。 随后,李逸往里倒了小半瓶花雕,将清水填至九分满,调好了盐口,就放到了灶台上。 用旺火烧开后,他就将瓦钵换到了小灶上,用微火炖了起来。 接下来的四个小时里,微火会用温度一点点将鱼翅煮到软烂、浓香、柔软。 在古代,这个过程是最熬人的,因为要时刻保持微火,避免煮沸,就得靠人盯着,四个小时里都不能离开人。 但现代的燃气灶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大节省了人力。 因此,将瓦钵放到小灶上后,李逸就开始着手制作起了下一道菜。 带着小张三人,李逸去到储藏室内,取了一堆食材出来。 沈涵也跟在后方,李逸每取出一样,他都在清单上打个记号。 看着李逸取出的食材,沈涵忍不住感叹:“为了买这些东西,我把我十几年不用的前女友都联系到了。” “是吗?” 李逸笑问:“是哪儿的?浙省还是桂省?” “浙省。” 沈涵笑着解释了句。 “哦。” 李逸笑着打趣:“那我待会儿多放点香菇。” 在采购清单里,李逸特意要求,要买庆元的香菇。 庆元是浙省ls市的一个县,也是人工栽培香菇技术的发祥地。 当地栽培香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生于建炎四年的一位名叫吴三公的当地农民之手。 据说吴三公年轻时在采集野生菌蕈的过程中,发现倒下的阔叶树皮层被刀斧砍伤的地方会出香菇。 于是,他就在山里搭棚建寮砍树试验,最终总结出了砍花制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