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1_242 执笔陷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2 执笔陷阵 (第2/6页)

己的创意足够多,不需要别人的贡献。

    至于生产明星,反正有奖没奖,每个月都会有第一,每个季度也会有第一,奖出去一分钱,就得从老吴家口袋里掏一分钱。

    反正就是一句话,奖励几乎没有了,有的奖励只是挂在那里看的,门槛过高,任何人得不到。

    罚款的项目却是多了太多。

    迟到,罚款,早退,罚款,请假天数多了,罚款,工作失误,罚款,达不到生产量,罚款……

    老吴家的钱,不是那么容易挣的。

    除了从工人的工资里抠钱以达到节流目的之外,黄秋艳还介绍了一些改进工艺问题。

    虽然她说得有些皮里阳秋,避重就轻,也许作为外行的梁秀香听不出弦外之音。

    但是作为木器厂副厂长走出去的梁进仓,一听就知道,哪有什么工艺改进啊,说白了还不是洋洋得意地以为她们发明了偷工减料。

    该用五合板的地方用三合板,中间隔山的木粉板,该用一级的,用三级。

    还有刷油,本来应该刷三遍清漆,可以刷两遍……

    不外就是这些伎俩而已。

    看黄秋艳那个得意的样子,还以为就属她聪明呢。

    殊不知现在的老百姓精着呢,尤其是买家具,这可是家里的重大支出。

    总得敲敲摸摸推推按按闻闻舔舔抠抠挖挖……恨不能把厨子拆了检验一遍才能决定买。

    你当时感觉生产成本降了,但是你也得能卖得出去啊!

    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