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合同与研发 (第6/8页)
星飞船的设计其实是很简单的,游戏初期,屏幕上会出现五排外星人,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在左右移动躲避玩家攻击的同时向前进发。当他们突破玩家固守的防线,也就是达到屏幕最下方的边缘时,游戏就会结束,玩家的守卫便会宣告失败。 在那款游戏里,难度的增加做的也不明显,每当玩家摧毁了一定数量的外星飞船后,他们的运行速度便会加快几分,具体的体现,那其实和《贪吃蛇》里,小蛇吃了一定的食物后速度加快没有区别。 而在伊森的设计里,这种集体移动且只会前进的单调设定被他进行了些许的修改,当同一批次的外星飞船被玩家消灭到一定数量后,其中的几艘便会脱离大部队,朝着玩家所在的方向极速撞击。 这样一来,玩家在游玩时,他们的思维就不会固化,不会因为每一波敌人的行径轨迹都是相同的,而在玩了一定的时间后便出现精神疲劳的情况,这种偶发性的突袭,会让玩家们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让他们有一种刺激的感觉,当然了,灵感的来源嘛,则是《小蜜蜂》。 是的。 伊森也是借鉴的。 而正是因为ai的行径轨迹也需要一定的逻辑判断,就比如说,发起突袭的外星人飞船需要锁定玩家的位置,但玩家的位置又是不固定的,所以如何确定撞击的位置,那就是伊芙琳所要考虑的地方了。 如果是和《吃豆人》一样,进行移动锁定,那这款游戏就完了。 因为没有哪个玩家能够躲过超级瞄准已部署的精确制导。 但要是以飞船撞击前,玩家所在的坐标为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